劳动光荣过时了吗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5-01 22:51   

前两天,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在北京举行,有255个集体和1088名个人分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奖章,1034个集体获全国工人先锋号。从1985年开始,全国五一劳动奖每年都颁授一次,近40年来,已经有上万名劳动者受到表彰。劳动仍然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生动的注脚。

然而,近年来,社会上也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劳动光荣过时了、能工巧匠不吃香了。这种观念影响着一些人的价值判断和职业选择,在一部分人心中,“劳动光荣”更像是上级部门或单位领导用来PUA(精神控制)的一种说辞,“划水”“躺平”“摆烂”成为了这些人的生存哲学,“干得少赚钱快”成了部分年轻人的择业标准。时常有人追问:今天,劳动还是一种光荣吗?

2024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图源:“全国总工会”微信公众号

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生活的一切也是劳动创造的。马克思曾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

那为什么会有人在“劳动光荣”这个问题上感到困惑或存在质疑呢?在笔者看来,至少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看不见的劳动”更多了。伴随着社会发展、技术进步,数字化、网络化已经融入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改变了人们对传统意义上“劳动”的认知。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成为新的劳动工具,人们从过去加工改造“有形物”,转向加工改造信息、数据这些“无形物”,像网络作家、直播网红、程序员、网络安全工程师等都是这类新型劳动者。在一些人眼里,传统的体力劳动既苦又累,创造的价值和收益又小,与信息时代仿佛格格不入,于是也就青睐脑力劳动而看不上体力劳动。

其次,社会分配的方式更多样了。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资本、技术、管理、信息等生产要素参与社会分配的比重提高了。比如,有人靠着投资股票、基金就拿到了收益,网红可以靠流量变现赚钱。多元化的收入来源和均衡稳定的收入结构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可以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享有美好生活,这并不意味着否定按劳分配。“天上不会掉馅饼”。每个人借助个人能力对行情进行判断、对市场进行分析、对企业进行管理,其实这也需要持续不断地投入和学习。需要警惕的是,一些机构和自媒体总是制造爽文,鼓吹名人成功的神话,以及极个别资本无序扩张的例子,很容易让一部分年轻人把不劳而获、一夜暴富当成人生信条。


再者,年轻人的价值观念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

比如,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入侵,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消解了一部分人的奋斗意志,“网红盛行、榜样弱化”在青年群体中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比如,在“佛系”观念的影响下,部分人形成了一种随遇而安、可有可无的人生观。比如,有的年轻人自小在家庭呵护下不愁吃穿,自认为不用奋斗也能过上好生活。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工作压力,有的人悲观地认为自己再努力也无法实现目标,心态趋于浮躁,对劳动的渴望降低。

有人觉得今天的工作很苦、劳动很累,或许会幻想有一天可以彻底不用劳动、坐享其成。事实上,哪怕到了更高级的社会,劳动也不会过时。劳动是人们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一种需要。

自古以来,勤奋劳动的基因就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昏晨力作,夜以继日”“人生在勤,勤则不匮”“不惰者,众善之师也”……农耕文明孕育了中华儿女勤劳质朴的品格。在一些西方国家,无论是早期的地中海希腊城邦,还是北欧的维京人,因为土地贫瘠、生存压力而不得不纵横海外,冒险、投机成为海洋文明中独特的文化基因。可以说,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取得的所有成就都是靠劳动创造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始终与“劳动”二字紧密相连。

不过,古时候是农业社会,种地、放牧是很多人的劳动。进入现代社会,职业选择有很多,劳动的内容和形式五花八门。但劳动仍然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只有通过劳动创造,才能证明“我”的存在,才能找到“我”的价值。也只有通过劳动创造,人们得以融入社会,建立社会关系。像有的年轻人不仅在工作中得到了收入,找到了发展方向,也拓展了社交圈子,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实现价值认同和情感共鸣。

值得一提的是,体力劳动融入在我们生活日常之中,仍然值得尊重。虽然社会发展让我们的生活变得高度技术化和数字化,一些体力劳动被机器所取代,但是不可忽视的是,体力劳动仍然占据基础性的重要地位:要想体验登山的快乐,最好的方式还是一步一步爬上去;要想在秋天收获一片金黄,耕地、播种、施肥、收割......无不浸透着汗水;不少人“起床的闹钟”,就是早点摊上那口凌晨现做的热乎包子。

体力劳动是各项劳动的起点,“在劳动中流汗”仍是成长中的必修课。前段时间,江苏徐州的一家幼儿园培养孩子们种地择菜、掌勺下厨、缝纫绣花,得到广大网友的点赞和认可。体力劳动带给孩子们的是真实而鲜活的人生感受,传递给孩子们的是“粒粒皆辛苦”“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样的人生哲理。

上图为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荒生产(资料照片);下图为当前南泥湾景色图源:新华社

劳动从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人都可以通过勤奋劳动获得自身发展的机会,我们呼唤劳动精神,希望更多的人通过火热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但也不容忽视,劳动者的权益、待遇等始终需要得到有力保障。在笔者看来,擦亮“劳动光荣”的价值共识,关键是为劳动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生态”。为此,需要答好以下三个问题。

如何让劳动者有所得?这两年国内人力资源市场上,一边是不少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就业难,另一边是制造业、建筑业等行业招不到人,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一线劳动者的报酬有限,一些人认为一线劳动者的社会地位较低。让劳动者真正劳有所得、多劳多得,关键是夯实按劳分配这个制度“底座”。比如在浙江,焊工可以评上正高级职称,技工院校的技能证书享受大专、本科对应同等待遇,3月底,台州还专门为技工待遇立法,保护和提升了劳动者的报酬。

如何让劳动者受尊崇?每一个劳动者都是社会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劳动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创造的过程,每一份辛劳都值得被温柔以待。我们不能单纯以创造社会财富的多寡来评价劳动的价值。平凡普通的劳动者同样值得被尊重。比如,在疫情期间,很多城市的外卖小哥穿梭在大街小巷,送食物、送药品,他们的存在给予了很多人坚持下去的希望。比如跳桥救人的彭清林,在经历了刷屏热搜的“火爆”之后,又回归岗位送起外卖。不妨给予劳动者权益更多的关注和保护,切实把劳动者的急难愁盼解决好,尊严维护好。像今年的全国五一表彰,常规奖章表彰对象中有农民工172人,占18.2%,比重再创新高。

如何让劳动者尽其才?有人说,这个社会没有庸才,只有被放错地方的人才。中国是人力大国,今天的劳动者被赋予了很多新的内涵,各种各样的工种被创造出来,社会分工愈发精细化、多样化。奋斗者不怕升级打怪,就怕门路不通。我们要把人才流动上升的通道打开,努力为每个人提供出彩的舞台,既要“除障”——破除体制和机制弊端,又要“兜底”——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还要“设限”——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财富积累机制,让“人人皆可成才、个个皆能出彩、行行皆有奔头”成为现实。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把汗水尽情地挥洒出去,自然就有“开挂”的人生。

来源:浙江宣传  作者:  编辑:张翟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